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MPA动态

《公共事物治理概论》-“立学”MPA第25次读书会

20231027日上午华电立学MPA读书会第25期读书活动在教三A117如期开展。陈建国老师带领学硕、专硕共同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22级学硕李言同学主持同学们围绕《公共事物治理概论》一书的第一章到第五章内容展开了分享和讨论。

会议开始曾寒千同学分享了本书第一章公共事物的基本概念。在这章中作者王亚华定义公共事物目前泛指非私人物品之外所有带有公共属性的物品包括公共池塘资源、公共物品和俱乐部物品特点则是低排他性高竞用性。此外作者在这一章阐述了公共事物和公共事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书中指出社会困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主要分享的是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以及公地喜剧的例子。社会困境的经典命题公地悲剧、囚徒困境。这两个现象异曲同工抽象刻画了现实中诸如地下水超采、荒漠化、水域污染等现实问题由此成为公共事物治理分析的理论起点。

顾家盛同学介绍了本书第二章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发展与研究现状。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深化四个阶段。1967年以前为萌芽阶段之后的学者尝试通过新制度主义和多元治理的复合视角来观察独特的公共事物治理现实这就来到了形成阶段1968-1989哈丁公共悲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公共事物逐渐进入社会科学的视野之中。2010年至今则是公共事物治理学科的深化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其中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成果。当前我国公共事物治理学科呈现出多领域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性。然而相关研究仍以应用导向型居多包括以定量或定性方法来对某一特定区域的公共事物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因果分析对具体行动者舞台和行动情景的分析有限由于缺乏基础性理论的深入探讨导致对于公共事物治理实践的指导性不足。并且相关研究长期处于分领域的割裂状态缺少跨学科、跨国别的对话和知识积累。

范子怡同学分享了本书的第三章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是公共事物治理中最早建立的框架也是在学科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框架后来的很多重要框架都是基于IAD框架的变形与发展。IAD框架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属性、通用制度规则等客观制度环境如何相互结合进而塑造集体行动者所面临的行动情景而行动者又如何根据情景采取行动最终产生互动结果及相应绩效。通常经济学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契约理论等众多理论都可以兼容在IAD框架之中。作为一种分析框架IAD具有通用语言、包含多学科范式、用于处理复杂性事件的优点但同时也具有运用成本较高、比较复杂而难以掌握的缺点。未来我们鼓励相关机构可以提供指导或者培训课程以便IAD框架得到更多的应用。

李言同学分享了本书的第四章耦合基础设施系统CIS框架。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入和实践的要求IAD框架慢慢地无法适合所有的研究需要。因此2004安德烈斯、马克·詹森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基于对IAD框架的发展提出了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健性框架而到了2016安德烈斯将框架进行了完善并更好地结合了IAD框架的部分思想提出了完整的CIS框架。顾名思义CIS框架的核心概念是基础设施CIS框架下的基础设施指的是能够使系统产出结果和价值的体系。CIS框架将基础设施分成了五种类型1.硬基础设施主要是最常见的人造基础设施它能够生产和分配各种满足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硬基础设施必须通过社会集体产生。2.软基础设施为使用基础设施而人为制定的规则、指南软基础设施通常可以看作社会运行的指导。3.然基础设施非人造的基础设施即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而这种基础设施必须要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相耦合才能发挥作用。4.人类基础设施行为人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能力最重要的人类基础设施就是知识。5.社会基础设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基础设施是一种润滑剂减少人类活动的各类摩擦和成本典型的社会基础是人之间的信任。在介绍完CIS框架的核心概念之后,作者指出了稳健性框架的基本结构。稳健性框架有着共享资源、资源用户、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者和公共基础设施四大主体,而五种基础设施构成了稳健性框架的四大主体。CIS框架是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它在今后也将会发挥更大的研究应用价值。

王皓生同学围绕本书第五章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进行了分享。随着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不断深入认识对人类集体行动的探索越来越需要将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纳入到有关分析中。为此奥斯特罗姆及其合作者在IAD框架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成了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这个社会生态系统框架旨在通过一套更详细的语言实现人类更精准的描述和更系统的诊断。SES框架2007年提出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中。在奥斯特罗姆提出早期版本的的SES框架以后一些学者包括他本人一直都在完善这个框架主要包括强调行动情景的动态结构;用行动者变量代替用户;变量三多重第一层;变量四区分变量间不同的关系。SES框架整合了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

最后,李言同学总结了本次读书会的收获和不足,并为下一次读书会的开展做了规划安排,祝愿下次读书会可以举办的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