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上午,华电立学MPA读书会第26期读书活动在教三A117如期开展。陈建国老师带领学硕、专硕共同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22级学硕李言同学主持,同学们继续围绕《公共事物治理概论》一书的第六章到第十二章内容展开了分享和讨论。
会议开始,王丹丹同学分享了第六章集体行动与自主治理,本章节首先介绍了集体行动的概念,其次是展开讲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总结集体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集体行动的三大基石:新制度的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此外还介绍了自主治理的八项制度原则以及影响集体行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机制。当然,公共事物治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不限于以上因素,还有一些常见的因素以及一些新兴的因素,也可能对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还要继续深入公共事物治理的集体行动理论的学习。
接下来,范子怡同学分享了第七章公共事物的多中心治理。这一章节先对多中心下了一个定义,再引入奥斯特罗姆夫妇做的美国大城市治安服务研究以此例证多中心治理的必要性和优势。同时,本章节还提出了作为多中心治理技术实践的区块链,以此证明了技术思维打破部门间、层级间、条块间的数据平台分割现状,有助于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区块链的发展将带来数字公地等治理问题。因此,我们平时的理论学习要突破单中心的传统思维,多在实践中运用多中心理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然后是曾寒千同学围绕第八章理解制度多样性进行了详细分享,这一节首先介绍了对制度的理解包括:制度是一种策略,制度是一种规范,制度是一种规则这三种。而属于理性选择主义学派的制度语法学,是IAD框架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的重要工具。因此,制度语法学是借用ADICO构成要素明确区分策略、规范、规则。并且制度语法学认为有效的制度需要包括五个要素:属性、限定词、目标、条件、否则。紧接着,这一章节介绍了制度演进和制度形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护制度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决社会问题中超越万能药带来的意义。
顾家盛同学分享了第九章公共事物治理的实地研究方法。本章的案例研究方法包括单案例研究和多案例研究、大样本定量分析、荟萃分析等方法,都在公共事物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这也体现出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研究者并没有一定的研究定式,而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思想。
李言同学介绍了第十章公共事物治理的模型和实验研究方法的内容。书中提到的行为人模型是公共事物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模型,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公共物品实验和公共池塘资源实验。在此基础上,又介绍了传统的实验室实验、实地实验,最后作者对实验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释和评价。
随后王铮同学分享了第十一章国际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经典案例,这一章节作者介绍了南加州地下水系统的研究,而这一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在公共池塘资源环境中,人们面临的激励和选择与囚徒困境相似。然而,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实施集体行动,我们可以改变参与者的激励和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这不仅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还需要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去找到解决公共池塘资源治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最后,王皓生同学分享了第十二章国内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经典案例,主要讲了在公共事务的理论体系被引入中国之后,把公共事务的经典问题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为中国情景下的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新的洞见。
在分享结束后,陈建国教授总结了本次读书会的收获与不足,并为下一次读书会的开展做了规划安排,祝愿下次读书会可以举办的更加成功。